免息配资 农机“骗补”老套路何以得逞
农机补贴在一些地方成了唐僧肉。据媒体报道免息配资,2022年,中央财政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12亿元。农机购置补贴是一项重要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,目的是让农民在购买农机具时享受到实打实的优惠,也使我国的农机装备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得以不断提升。但近期媒体接到群众线索,在一些地方,有人动起了农机购置补贴的“歪心思”,把这笔钱当成了“摇钱树”。
媒体曝光的受补贴农机为一种水稻侧深施肥机,这种机器的市场价格从一万多元到两万多元不等,媒体梳理了商家的骗补策略,具体为:生产一种能转动但是效率很低的机器,以3000元左右的价格批发给经销商,经销商把机器免费送给农户,农户完全不用掏钱,等补贴打到农户账上,农户把补贴款转给商家即可。
表面上看似乎是赔本买卖,但如果算上补贴利益就非常可观,报道提到,除了国家补贴的5000元之外,部分地方还有5000元的地方补贴,这样一来,除去机器本身进购花费的3000元,每台机器还能净赚7000元。
骗补现象频发,过去在很多领域都出现过。如今曝光的这个案例再次把问题给理顺了,套路很简单也很粗暴,甚至有些堂而皇之。销售人员直言“这种产品就是做补贴的”,骗补生意做得如此理直气壮,与此同时,地方的主管部门则纷纷甩锅,表示只管理或者发放购机补贴,所谓的监管只是针对消费的真实性,而不管产品质量是否有保证。
可能上述部门的角色的确如此,骗补之所以发生,还在于其他环节出了问题。其中主要有二,一是在申报环节,这种农机是如何进入补贴目录的;二是在补贴过程对产品质量的监管,谁来负责?
关于这一产品如何进入补贴目录,报道提到有检测机构为该产品提供了质量背书,不过这里有一个业内公开的秘密,媒体援引业内人士的说法,所谓的鉴定,只看送检的机器。这就意味着,厂家只要拿几台真正可以使用的机器去送检,机器能使用,就能获得相应的鉴定报告,而在实际销售过程中,销售的机器能不能用,鉴定机构并不负责。
鉴定只看送检的产品似乎说得过去,但漏洞也很明显,一个产品如果看送检产品就能进入补贴目录,那显然说不过去,生产和消费流通环节,都应该有相应的质量监管。要确保补贴政策达到预期的效果,这些环节就必须做好衔接。申报环节固然要严格,检测机构固然要足够权威,但更重要的是对市场流通的产品的质量监管。
“骗补”现象早就不新鲜,前些年的新能源汽车就出现了不少类似的现象,当初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牌无车、有车缺电等,可以说问题和农机“骗补”存在一定的共性。这也说明,在补贴推进的过程中,日常的产品监管缺位具有相当的普遍性。值得注意的是,无论是过去的新能源汽车还是如今的农机免息配资,“骗补”都是现象大量发生后才引起重视,可见,补上监管漏洞非常紧迫,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,否则,农机“骗补”发生后,在其他存在补贴政策的领域,难免有人会故伎重施。